兩歲多的娃兒,超有自己的意見跟情緒,最近也開始用“打”的動作來表達生氣。雖然有時只是空揮,不是每次都真的打到東西或人,但好媽還是希望好娃能用別的方式表達她的生氣(好媽認為要孩子不要生氣,是不健康的,人都有想法跟情緒,重要的是如何表達跟化解)。
趁著週末,幫好娃做了兩顆不同顏色的"生氣球"(名字是好媽自己亂取的),跟她說生氣的時候就用力捏或丟它(有交代要往空的地方丟),當然也可以直接跟媽咪說"我生氣了"~
好娃拿到新玩意超開心的^^ 不知道真的生氣的時候會不會想到它,我們拭目以待吧!
"生氣球"是好媽為了讓好娃好記好理解,所以取的名字,原本這東西的英文名叫做"juggling ball"或是"stress ball",是用來玩耍的,像是特技雜耍或是一般孩子玩的小球。做法超簡單,很值得媽咪爸比們一試喔!!!
要準備的材料有
1. 米 (生的米喔,不要放白飯進去@@)
2. 塑膠袋 (隨便的塑膠袋都可以,不要破洞就好)
3. 氣球兩枚
4. 剪刀
是不是都是很容易得到的材料咧~ 快點來看看怎麼做吧^^
首先,把米裝到塑膠袋裡面(我大概裝快要一米杯)
啊為什麼理面有紅豆咧!? 因為好媽做第一個的時候是全部放米,然後做太開心忘記拍照...做第二個的時候發現米不夠了,只好加紅豆混著用啦>< (因為人家很勤勞有煮飯,米被用完還沒裝新的一包咩~) 事實證明,米、紅豆、綠豆...都是可以用的啦!! 話說有沒有人知道,同體積的米跟綠豆,哪個比較便宜? 成本考量麻~~
米放進去之後,就把塑機袋口轉一轉繞一繞,不用封口超簡單的!
(下圖只有轉一轉,還沒繞一繞,繞的話就是把多出來的塑膠袋繞在裝米的部分就可以了,隨性就OK)
再來是氣球,兩個同樣顏色或不同顏色都可以
從氣球脖子的地方剪掉,脖子不需要使用
把第一個氣球套到米袋上,這時候會留下一個孔露出米袋,接下來把另一個氣球反方向套上 (也就是把第一個氣球的洞蓋住)
完成之後會看到一點裡面的氣球,所以用兩個不同色的氣球,可以做更多變化喔~~
好媽試著把外面的氣球剪個幾刀,這樣就可以露出更多裡面氣球的顏色,看起來更活潑了呢!
不知道是氣球本身形狀的關係,還是米袋我沒有塑形,完成品有點偏"蛋形",不過反正我們沒有要拿來滾,圓不圓不重要啦 ><
好娃很高興的兩個都抓著玩,基本上她都是把兩個互敲,沒甚麼捏的動作...
還有就是拿來丟,哈哈哈~
不過要提醒爸比媽咪們,因為米或是豆豆還是有點重量,所以要記得跟寶貝說,不能用這個球來丟人喔!!!
因為好娃一直在旁邊催促,好媽沒辦法每個步驟都拍照,大家也可以參考Shaun and Kyra可愛的教學影片喔
後續追蹤: 完成後到現在,好娃生氣了兩次,但是都沒有拿"生氣球"來發洩@@
倒是平常三不五時會拿起來當沙包玩 ><
為了物盡其用,好媽我決定研發一些遊戲配合著來玩~ 之後再跟大家更新囉~~~
10/2更新: 好娃生氣會想到生氣球囉!!! 捏捏球,跟媽咪笑一笑,就不生氣了耶!!!
喜歡好媽的文章,或對親子塗鴉、親子共讀、親子手作有興趣,歡迎加入FB 好娃品品粉絲團 發囉我們唷~~~
也別忘了按讚分享喔!!!